- A+
前段时间,在一家工厂,与一位品质人员交流。这位品质人员说,他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产人员质量意识差,甚至是没有质量意识,不仅是生产一线员工,包括生产班长、车间主任在内生产现场管理人员也是如此。
这位品质人员有点无奈的说,生产人员都认为质量就是品控的事,品控部给他们做过很多次培训,提到过很多次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而不是检验出来的”,但是没有一点效果。
可能这是制造型工厂品质管理人员普遍碰到的问题。很多制造型工厂,关于质量,似乎谁都知道说,谁都会说,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而不是检验出来的”。但是,说归说,效果却只能让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苦笑。
为什么这句正确的话没有效果呢?其原因在于,在大多数场景下,这句话往往只作为一个口号来使用。
因这句话有其正确性,当作一个口号当然没有任何问题,但对于工厂生产管理来说,口号解决不了实际问题,这句话正确的话很难起到效果,似乎是必然的结果了。
那么,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,如何提高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,如何让生产人员重视这句话,如何让这句话起到应有的效果呢?本文提供一个思路,再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法(建议)。
注,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”原本是“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”,本文仅针对生产质量而讨论,故不考虑或忽略因设计而质量问题。
一个思路:担责。
要践行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而不是检验出来的”,我提供一个思路,并且,我觉得必须要有这个思路,这句话才有可能真正的践行。
这个思路是,任何与生产相关的质量问题,不管品控有没有失职,生产都脱不了干系。
需要说明一下,质量出现问题,品控当然要首当其冲。我这个思路并没有说质量全是生产的事,说的是生产脱不了干系,生产要担责,要承担一定的责任。
不过,这个思路有个问题,那就是,什么才叫与生产相关的质量问题呢?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为了避免歧义,我对“生产相关”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或标准:生产相关的质量问题,是指生产按要求进行自检能够发现的问题。
也就是说,不管是因来料不良,还是因工艺缺陷,或者因环境等其它与生产操作不相关的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,只要生产按要求进行自检能够发现,那么,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,生产就不能脱掉干系。
比如,一款包装盒,如果印刷明显错误,生产只要一自检就能发现,那么,不管这款包装盒来料检验品控失不失职,只要出现客户投诉,生产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。而如果不是印刷错误,而是包装盒的材质出现问题,而这个材质问题靠肉眼看不出来,生产现场自检发现不了,那么,出现投诉,生产不需要承担。
这时,可能有人会问,我们生产不做自检怎么办。我们分两种情况进行解决。
一是各级制度或文件没有要求生产做自检,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需要做的是完善和补充相关制度。生产过程中自检,这是对生产最基础也是最原始的要求。
二是有要求做自检,但生产没有做。这种情况,可以简单的应对,那就是,默认为生产已经做了自检。即出现了质量问题,按生产已经做了自检进行处理。
一个方法:考核。
有了思路,接下来就是实现和贯彻这个思路,如何实现和贯彻呢?最低级但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考核。
生产人员要承担或共享品质的KPI,按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,我提出如下三条建议。
1、生产基层管理,即生产组长、生产班长等,以制程合格率进行考核,制程合格率是体现生产质量的过程指标。生产基层管理,质量控制是其核心与重心之一,对生产基层管理人员的质量考核,占比建议不少于40%。
2、生产中层管理,即生产大班长、车间主任、生产主任(经理)等,以一次检验合格率进行考核,一次检验合格率是体现生产质量的结果指标,主要由内部考核,考核占比建议不少于30%。
3、生产高层管理,即生产经理(生产最高负责人)、生产总监、生产副总等,以客户投诉率进行考核,客户投诉率也是体现生产质量的结果指标,主要由外部反馈,考核占比建议不少于20%。
绩效工资占总工资比率最好在10%以上,否则考核意义不大。并且,品质的考核占比一定不能少,少了,就不痛。因为只有痛了,我们才能记住,这是考核的作用,也是考核的目的。
简单总结
“质量是生产出来的,而不是检验出来的”,这句话没有起到效果,在大多数场景下下,是因为这句话只作为一个口号来使用。
如何让这句话起到应有的效果,我提出一个思路:任何与生产相关的质量问题,不管品控有没有失职,生产都脱不了干系。
实践这个思路最有效的方法是考核,即,由生产人员要承担或共享品质的KPI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