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社会生产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、人与社会之间、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的重要性。
关系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关系背后有各种各样的人,而各种各样的人手中又掌握着各种各样的资源,或自身拥有的,或以自身为媒介可以链接到的。
组织作为人的集合体,是各种关系的集合体,也是各种资源的组合体。因此,组织管理的本质就是对关系和资源管理。
这是所有组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也是所有组织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。对此,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却常常本末倒置:一方面,对关系管理变成了对人的管理,导致了管理的辐度过大;另一方面,对资源的管理变成了对事情的管理,导致管理的力度太小。回归管理的本源,就必须对管理的几个基本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把握。
马克思说,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。这说明了人在生产生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关系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常常看到的也是关系能成全一个人,也能毁掉一个人。
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,就始终高度重视关系的运营和管理,从最初的重视家庭到后来的重视企业,重视组织。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关系的拓展、深化、扩大为标志的。通过关系的运用和管理,人类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升,而且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创造。
也就是说,关系可以把人类生产生活的和不断做大。事实上,关系既是一个人的生产空间,也是一个人的生活空间。生产空间的意思是你有多少资源可以被人利用,生活空间的意思是有多少资源可以被你利用。
前者是你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,后者是你个人价值的一种实现。任正非说,发展自己、发展他人。关系的资源性来源于价值的相互性,一个人的价值一般而言,只能在另一个人身上得到体现,这是价值的铁律,也是关系的铁律。因此,相互性便成为了关系最基础,也是最本质的特征。而这种相互性又进一步决定了关系的价值既蕴藏在关系之中,又超越在关系之上。
关系之中的价值是关系本身的价值,这是关系功能的基础;关系之上的价值是关系相互性所带来的资源增值,这是关系管理的基础。所以,关系并不忌讳于复杂,而忌讳于能不能管理好这种复杂。
我们说一个人简单的时候,不仅是说他的关系简单,交往范围狭窄,潜台词还指他手中掌握的资源不多。而我们说一个人复杂的时候,则不仅是说他想法复杂,交游广大,另一方面代表着手中拥有的资源也比较多。
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始终都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结构,离金字塔顶端越近的人,关系的辐度越大,联系的人越多,拥有的资源也越多。成功本质上不是指一个人爬到了多高的位置,而是高位置能扩大他的关系网,增强他的资源链接效应,可以让他把自己的人生之和不断做大。
管理绝对不是为了制造对立面,而是为了化解对立面,它是一种求和的艺术,求和就是力求关系顺畅化,资源最优化,利益最大化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任何资源错配都是从关系错配开始的,任何利益损失都是从关系内耗开始的。因此,管理组织必须从管理人心开始,管理人心必须从管理关系开始。关系管理才是一切组织管理的底层逻辑和根本路径。
组织和人一样,都是关系的集合体和资源的运用者。组织和人不一样的,组织是围绕目标来管理关系,运用资源,人是围绕关系来创立目标,创建资源。也就是说,从结构上组织的目标比人的目标更为集中和专注。
于是效率就成了组织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。组织的任何行动都必须着眼于效率与效果,否则就会对组织目标造成干扰和破坏,会对组织的效率造成损失和浪费。
因此,组织管理一定是目标管理、效率管理。但在现实工作中,我们却常常陷入两个误区:
第一个误区,管理到底是管人理事,还是管事理人?
很多人认为管理就是管人理事,其实这是不正确的。因为组织既然因事情而设立的,管理就应该是管事理人,而不是管人理事。其中管事是理人的目标,理人是因为管事才成为需要。
也就是说,只有与事有关的人才需要你去理,凡是与事无关的人就不必理,不用理,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组织目标的消散,组织力量的分散,组织资源的耗散。
例如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,什么是优点什么是缺点往往都很主观,标准不一,各说各话。但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,标准却只有一个就是适合不适合,适合的才叫优点,不适合的,即使是优点也不叫优点,甚至还可能成为缺点。
但在实际管理中,我常常是因人设事,而不是因事选人,是先看这个人怎么样,然后再去考虑怎么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,这样的管理往往选出了通才,却遗漏了专才;得到了完人,却失去了最合适的人。
管理学大师彼得·德鲁克说,充分发挥人的长处,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。组织管理中,适合才是所长,所长就是合适。组织管理就是通过适合的人做合适的事,达到合适的效果。
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运用一个人的长处,避免一个的短处,以达到组织所需、目标所需、岗位所需。所以在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中更多的不是去强调应该怎么补短板,而是应该怎么拉长板。很多时候,人才短板补齐了,但人才的强项和优势可能也没有了。
这也引发了另一个思考,就是组织中一个人或者一个岗位的绩效到底应该由谁来评判,是所有人,还是与之相关的人。从权力的角度看,有权评价的人都可以参与;从效率的角度看,则是只有与之相关的人才能参与。
第二个误区,管理到底是为了加强控制,还是为了激发活力?
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,效率就意味着统一和规范,意味着标准化和制度化,这就与个性化与创造性很难兼容。但一个组织如果缺乏个性化与创造性又极容易导致行为固化、结构僵化,反过来又会影响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持续发展,于是怎么兼顾二者的平衡,就成为了组织管理的难点和关键。
任何管理归结起来,无外乎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:一是提高效率,二是降低成本,三是防范风险。但降低成本、防范风险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提高效率。但从管理的操作层面看,降低成本和防范风险主要方式是控制,但如果为控制而控制,则又会影响效率,妨碍创新。
比如说成本,是不是最低就是最好,而且最低的标准是什么,怎么衡量?如果不从产品本身和服务的需要出发,一味地追求低成本,影响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,得不到顾客认同和认购,最终导致成本不能转换为成果的话,成本也就失去了作为成本的意义和价值。
因此,所有成本都必须是有效率的成本才能称其为成本。防范风险也一样,如果只考虑保证不出事,就可能什么事都做不了。从组织运行的角度看,越稳定越好,但从组织创新的角度看,则要允许试错和出错,容忍甚至承担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。
现实的组织管理中,很多管理者信奉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,所有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规范,管理成了管控,活力没了,效率死了,管理也就失去了根本和方向。
信任代替不了监督,但监督有时也会蚕食信任。任正非提出管理的灰度。灰度是什么?灰度就是有意模糊管理的一些对错难分,效果难辨的争议地带,为妥协留出空间,为活力留出空间,也为组织关系的调整和优化留出空间。作为管理者,任何时候都必须记住,管理的初心是为了激发活力,提高效率,而不是为了加强控制,防范风险。
非此即彼,非好即坏,非黑即非的思维本质是一种权力思维,也可以说是一种征服思维,管理既然是一种求和的艺术,只要有利于和的扩大,有利于活力的激发、效率的提升,就应接纳和包容。
一切从事的需要出发,力争效率最大化,效果最大化,才是组织管理的要义和根本。请记住,资源太贵,请别浪费;活力难得,学会舍得。
管理的问题不是管理本身可以左右的,而是从管理所服务和针对的对象去把握和认识,而管理目的只能是解决问题,而不是消灭问题。这是由管理的执行属性决定的。
也就是说管理的前提不是由管理决定的,而是由选择决定的。前提的意思就是管理的做与不做,对与不对都不是管理的元问题,而是管理的前问题。
因此,管理的所有问题都是基于选择的问题,而不是管理的问题,管理的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都怎么选有关,而不与怎么做有关。通俗地讲,就是你做了这样的选择就会有这样的问题,你做了那样的选择就会有那样的问题,你没有选择就没有问题,但选择本身又会成为你最大的问题。
选择负责做对的事情,管理负责把事情做对。事情本身的对错应该由选择去负责,事情做得对不对才应该由管理来负责。如果选择是战略的话,那么管理就是策略。战略负责的选择对错,策略负责的是选择对错的承担与修正。
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择与执行、战略与策略的关系,上级负责选择,下级负责执行,上级负责选择做什么事才是对的,下级负责怎么做事才是对的。
在现实管理中,有很多的下级都喜欢议论上级的决定与决策是否正确,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无法改变的事情上,却没有把能力和水平体现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。
管理者作决策者的事,这是管理的错位;决策者抓管理者的事,这是资源的浪费。
彼得·德鲁克说,管理不是一门科学,而是一种实践。科学求证正确与否,实践讲求适合与否。
很多时候,人的高度不是由思想决定的,而是由双手决定的。管理不论对错,只为解决问题,这是管理的元规则,也是管理的金守则。因此,所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不是思想家,而是实干家。
这是一切管理的起点,也是一切管理的终点。